来源:www.syzyxl.com 发表于:2021/4/19 15:06:59
从什么时候开始,心理咨询变得这么重要呢?其中开始或许就要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来说起了,在之前,人们只需要为了温饱担心的时候,其实,人们也是有心理的困惑。但是,只是当时的状况不允许,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类开始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,意识到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,这或许就是心理咨询师为什么在今天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!生活中,有两样东西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关注的,一是教育,一是心理咨询。那么,心理咨询为什么变得如此重要呢?
本来,教育做好了,就不需要心理咨询了。但在当今世界,心理咨询变得越来越重要了,那就说明,教育变得越来越不好了。在教育产生问题的地方,心理咨询就开始了它的工作。教育在哪里产生了问题呢?教育成了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,而不管心理成长和人格,就会产生许多的问题。教育也不是不管,而是管错了、管出了问题,给心理和人格造成了扭曲、形成了障碍。这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因为太要让人变好,反而出了问题。一般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好人,太好的人。但他们这么好,何以如此痛苦?原来,他们的问题,恰恰就在于太好了。也许心理咨询做的往往就是,时不时在他们那太过洁白的生命上抹一些泥巴,让他们从天使变成人类。原因很简单:这个世界不是天堂。很多人以为,只要他们足够好,就不会活得这么苦。他们所说的“好”,其实是完 美。他们真正想要的是:如果变得完 美了,一切问题都没有了。但很有意思的是,在《浮士德》里,当一个人说“这一切都太完 美了”,他的死期也就到了,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 美。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定义“人”,这个词就是“不完 美”。因此,西方有一句话说:犯错是人的本性。
我们要关心的是,他们是如何变得这么好的,以及为什么他们还觉得不够好?这时,我们从心理咨询转向了教育的角度,看看我们的教育对孩子成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。
许多困惑不已的父母前来咨询时,他们无法理解,他们的孩子这么好,听话、乖巧、懂事、成绩好?怎么会出现心理障碍?而且这些父母以为,心理咨询不过是说更好的道理。恰恰相反,心理咨询是把人从许多“道理”中解救出来。
有一个大学生求助,他在医院被诊断为患有强迫症,主要表现为吞咽口水恐惧。他长期痛苦不堪,最终从大学退学。在他的“症状”背后,我看到一个好孩子的成长经历:在所有人眼里,他几乎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好孩子,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。
他成为这么“好”的孩子,当然是父母的“功劳”:
一、他成绩好。
从小学开始,每到假期父母就把他关在家里做作业。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,只要他写错一个字,父母就罚他重写50遍。如果他考了100分父母有奖赏,如果成绩下降就受惩罚。
父母的训练造成了这样的结果,孩子回忆说:“考试我必须得第一名,如果是第二名,我就感到内疚,有一次我为跟第一名相差0.5分就嚎啕大哭。”
二、他道德品质好。
父母自幼要求他“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”;在外面走路,手不能扶栏杆;吃饭嘴里不能有声音;在家听家长话,在校听老师话,在外听长辈话,因为“大人的话都是对的,都是为了你好”。这样的教育,效果是显著的:“不管我心里同意不同意,嘴里都说爸妈说的对,老师说的对。”
强迫障碍源于被强迫的经验。试想,这个出现口水吞咽恐惧的大学生为了做“好孩子”曾经“吞咽”了多少自己不情愿的东西?这些吞咽下去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,一定会以某种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来,而这个表现方式就是心理症状。
因此,两种相反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很深:因为“好”,他们得到周围人的赞赏,这赞赏给他们带来一种置身于天堂般的感觉;如果难免有“不好”,他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罚,这责罚又让他们感到像被投进地狱一般难受。
这些幼年经验,会在他们内心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:如果我做得好,就会得到所有人的赞赏;如果我出了差错,就会招致所有人的指责。他们生活在焦虑里,只要好,害怕真。
有大量这样的案例: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缺憾转移成对孩子的无限期待。如果孩子犯一点错误,他们就会指责,说极端的话,包括说孩子道德品质不好,没有良心等等。
结果是,他们的孩子只要好,不敢真,就成了从天堂来的人,总觉得自己不够好,会为一个小错或一点不足而苛责自己。他们内心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,非常害怕生活中有各样的不确定因素,到处寻找确切的答案或绝 对的标准,以求获得绝 对的安全保障。
为了“好”而牺牲“真”,是许多人受苦的原因,而且,这好,不是真好。
可以说,心理问题的本质就是“失真”—只是求好,不敢真实。一个人内部的“好”越是坚韧,他就越会压抑自己的“真”。当“真”与“好”发生冲突,他为了维持“好”,会毫不吝惜地牺牲“真”。
久而久之,他们变成了“好人”,却失掉了“真我”,自此不敢活得真实,在生活中顾虑重重,层层设防。
那么,心理咨询可以做什么?直面取向的心理学方法,重在求真。
许多人因为过于求好而失真,现在他们可以通过求真而变得真好,而不是扛着一个“好人”的面具应付人生。这也正如罗杰斯所说,心理咨询的目标,是让当事人“从防御的面具后面走出来”,“活出真实的自己”。
直面的方法,是帮助来访者觉察到,他们过去一直“求好”,原来是出于恐惧,原来是为了防御,却局限了自己。现在通过心理咨询,在一个充分被接纳的关系里,他们可以尝试变得勇敢一些,真实一些,敢于让自己“不好”,也能够接受自己“不好”。
从心理咨询的案例中,会看到好多人成了“好”的牺牲品,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反思:从家庭,到学校,再到社会,“崇好”而“抑真”简直成了一种不自觉的、无所不在的集体无意识行为,形成道德主义、群体主义、家族主义的文化土壤,滋生和蔓延,会抑 制个体和民族的力量。
好而不真,是假好,假好不能造就自己,也不能造就他人。人类生活中有各样的迫害行为,本质上是对真实的压制与打击。只有真实的人生,才会真正释放自己的力量,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充实。
相信真实就是力量。期待我们的教育,我们的文化,不只“崇好”,更去“扬真”,这样的话,我们的民众就会成为培养天才的土壤,我们的民族就会焕发更大的力量。
求真,不只是心理咨询的目标,也是教育的目标。在陶行知先生那里,真正的教育与心理学携手并肩,朝着同一样目标行进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。”
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治疗抑郁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:药物、物理和心理。如果您有顽强的意志力,那么可以参照以下方法进行自我心理康复:
抑郁症康复使抑郁症咨询者能客观、正确地对待自我,最 大 限 度地建立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疗愈心理。
展跃心理康复为心理咨询者创造多种心理康复条件,以改变心理咨询者生活环境为前提,采用心理咨询、行为训练,中医康复等手段,从消除躯体化反应到人格的成熟变化,使咨询者客观、正确地对待自我,最 大 限 度地建立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疗愈心理。
青少年心理咨询一定要结合生理、心理、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,主要是为了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、端正学习态度、消除厌学、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、中高考心理减压及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康人格塑造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,最常见的问题有四大类:不上学、手机网络游戏成瘾、目标规划及亲子关系。
沈阳展跃青少年网瘾戒断基地是专门解决由于网络、手机长期依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中心。
抚顺心理咨询——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,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2022-05-25网瘾青少年咨询现场 展跃网瘾咨询视频部分截取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心理咨询现场
2022-05-20青少年心理咨询现场,女孩沉迷手机,与妈妈冲突矛盾不断升级。 孩子对妈妈的教育不管不顾,叛逆、沉迷手机,妈妈对其沟通无效,已经对孩子失去信心。然而心理咨询师能在沟通中给到孩子信任与理解,这种信任和理解是发自内心,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真诚、真挚,让孩子卸下包袱与防备,慢慢接受并认同咨询师的建议,逐渐理解妈妈的教育,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。
2022-05-20
沈阳展跃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业解决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心理咨询机构。作为专业的沈阳心理咨询机构,我们针对青少年疑难、严重心理问题,包括网瘾,厌学,叛逆,焦虑,抑郁及人格障碍等,实行个性化解决方案。
展跃心理为青少年专门成立“沈阳展跃网瘾戒断基地”,该沈阳心理咨询机构针对青少年严重的网瘾(不上学)、叛逆、抑郁等心理及行为问题,用颠覆传统心理咨询形式,研发综合课程进行解决。家长与公司签订合同进行综合训练,确保青少年心理问题改善的有效性和时效性。综合训练经过两年时间的实践与灵活调整,收效很大,同时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与良好反馈。
—— 展跃心理咨询机构介绍 ——